|
孔子避险理念: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时间:2021-12-11 孔子避险理念:危邦不入乱邦不居。 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,汉语词汇,意思是危险的地方不去, 混乱的地方不住,出自《论语.泰伯》。 原文,子曰: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,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。" 孔子说:“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,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。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,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。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,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。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,是耻辱;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,也是耻辱。” [名言故事] 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,鲁国发生了 “斗鸡之乱”。 原来,鲁国权臣季氏与郢氏斗鸡,季氏给鸡装上护甲,郿氏给鸡爪套上金属套。两家发生冲突,臧昭伯拘禁季氏家人,季平子把臧氏家臣囚禁。臧氏与郿氏向鲁昭公告难。昭公参与进来,率军队攻打季氏。 这时,另一个大家族叔孙氏意识到,如果季氏被消灭,叔孙氏也必然不能独自存在,于是马上救援季氏,击败了鲁昭公的军队。孟懿子听到叔孙氏战胜,也杀死作为昭公使节前来求救的郢昭伯,然后盂孙、叔孙、季孙三家共同讨伐昭公, 昭公的军队吃了败仗,昭公四处逃亡。 孔子见鲁国变乱不止,深知“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”的道理,于是决定离开鲁国。 [名言史例] 孙武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,字长卿,齐国乐安(今山东惠民)人。其曾祖父、祖父都是齐国名将,在多次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。但到孙武一代,孙家巳经没落,而且正值齐国内部矛盾交错,危机四伏。 齐景公初年,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抒。接着,田、鲍、栾、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,赶走了庆封。 后来,内乱日甚一日,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、四大家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,错综复杂。孙武所在的孙氏属于田氏的支属,田氏宗族一旦失势,必然会受到殃及。 孙武无意卷入这场混乱的家族斗争之中,也深知乱邦不可久居,于是就举家迁到了南方的吴国。入吴以后,他长期避隐深居,潜心研究兵学,总结春秋及以前的战争经验,著书立论,写成了兵法十三篇。 [免责声明: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危险商数网只是展示方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