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避险场景 >>避险准备 >> 叶志平:一个灾区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
详细内容

叶志平:一个灾区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

时间:2021-11-29     作者:危险商数网   阅读

危险商数网930-320.jpg


   叶志平:一个灾区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


  他矮,胖胖的。
  他所在的中学,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,是一所初级中学,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。学校因教学质量高,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。
  地震来临时,他正在绵阳办事。
  手机打不通,电话断了,第一波震荡过去后,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。
 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,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。
  上世纪80年代中,那栋楼建设时,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,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。到后来,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。
  当时,他还是普通教师。后来,他当领导了,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。
  1999年,他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、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,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。接着,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,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,按正规的要求,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,重新灌水泥,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。他动手测量,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。
  这栋实验教学楼,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,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。
  他知道,教学楼不建结实,早晚会出事,出了事,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。
 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。于是,他从2005年开始,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。
 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,学校早已规划好。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,每班必须排成单行。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,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,不会错。
  那天地震,他不在。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、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。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,地震发生后,全校师生,2200多名学生,上百名老师,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,全部冲到操场,以班级为组织站好,用时1分36秒。
 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,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,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,其中70多位老师,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。
 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,冲进学校,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: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,全部成为危楼。他的学生,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,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,老师们站在最外圈,四周是教学楼。
 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,没有塌,那座楼上的教室里,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。
 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:学生没事.老师们都没事。
  他后来说,那时,他浑身都软了。55岁的地,哭了。
  通信恢复后,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,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:我们学校,学生无一伤亡,老师无一伤亡--说话时眼中噙着泪。
  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,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.78元。学校的墙上写着:“责任高于一切,成就源于付出。”
  那时,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,学校墙外的镇子上,也是房倒屋塌,求救声一片。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,却在大震之后,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,告诉家长,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。
  他叫叶志平,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,四川省优秀校长。
  新华社记者:朱玉、万一、刘红灿
  (据新华社四川安县2008年5月24日电)标识20-20.png    

  [免责声明: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危险商数网只是展示方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]

关注危商网人生更平安小程序.jpg


跑步动图.gif


最新评论
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
技术支持: 南昌网 | 管理登录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