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医治未病的两大优势时间:2021-11-12 危险商数网讯:治未病是中医特色的医疗模式,源自二千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,该书处处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智慧,其「治未病」的理念,更是对生命深切关怀和对生命本质了解后的成果,它寓治病、养生、抗衰老,改善身心等于一体,能使一些被目前医疗体系认为不能治疗的病好转或全愈,使体质虚强者转强。「治未病」之所以能达到如此疗效,是因为其科学性强。旧的实证科学知识不能理解「治未病」,没有病的时候有什么可治的呢?但从量子科学理论来看可揭示其中原理:疾病和痛苦都源自于能量、信息、生命场(气)的不足、不和谐或失去与大自然运行节律的和谐。这理论与数千年前中医观念一致,分别在于用词不同而已,中医以「道」、「气」、「经络」、「脏腑」代替「能量」、「信息」、「场」,用「精、气、神」代替生命的质量。对于生命真相的探讨,中医比西方量子科学描述得更细微和完满。 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是每个人都要经歷的人生路程,知道了生的根本就知道为何有老、病、死,这才能算了知生命,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是在对「了知生命」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,最后演化成医学,医学的目的是企图管理生命,超越命运的安排。但似乎只有中国古代圣贤才能真正捕捉到这条主线。生命现象的背后自始至终贯穿了「气」的变化。生命初期「气」(信息)最充沛,对比婴儿与老人的脸就知道什么是气的满溢,什么是气的枯萎。年轻到年老过程是气的消耗过程,病是气和场的不协调状态、或重组状态、死是气和场的耗竭殆尽状态。管理生命就要抓住这条生命主线,「治未病」的整个理论就是在「气」中铺展开来。. 「治未病」的两大优势 一、掌握「气」的变化规律来探究和治疗病。治未病所用的方法都是以调气为目的。这和西医强调疾病诊断治疗依据「病理变化」并无冲突,分别只在于「病理变化」背后的原因是「气的异常」。中医药物不讲究化学成分的组成,而是讲究气的升降出入、药气的归经。针灸、推拿、气功、砭石治疗也都是改善经络状态促进气的通畅、和谐、增加和补充正气。这些方法最终是恢复人的本然状态,摆脱对药物的依赖。病源不外乎内源性(衰老)和外源性(病毒细菌等)二类,正气的提升对抵御这二类病源都是不能或缺的。 第二,「治未病」把生命视为一个过程。从无病到有病;从一种浅层次的病到出现深层次病;从一种病没有治得彻底、或治得不得法到逐渐变成数种不同病同时出现,这些现象是整个生命过程经常出现的。根本原因是正气越来越少、越来越不协调。为了预防病的转化,在治疗时首先顾护正气。比如糖尿病如果单用西药治疗,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高血压病、心脏病或肾病,进而会影响到眼、四肢血管的功能造成神经足趾麻木、溃烂。是因为没有掌握到疾病演化深层规律,只能在症状出现后才作治疗,疲于奔命。如果能运用「治未病」观念,在治疗时顾护正气,情况会获得改善。 「治未病」认为「正气凝聚」、「正气提升」、「气的协调」和「保持气的运动节律性」就会促使生命向好的方面转化,能保持年轻、精神旺盛,甚至能抗衰老;反之,气的过分耗散、减少、不协调就会促使生命向疾病、衰老、死亡方面推进。这就是「治未病」理论依据。例如颈椎病引起颈痛,如果治疗不妥当,最常见的变化是出现神经根压迫,变成神经根型颈椎病,如果痰湿重者就会演化成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,进而出现高血压病、眼病、鼻病、耳病,再严重就会演化成脑中风,肾虚者就易演化成脊髓型颈椎病。这些病对西医来讲都是独立发生的病种,它们之间并无联系,但从「治未病」观念上来说,是早就应该预料和可以预防的。 [免责声明: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危险商数网只是展示方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] 上一篇有一种现象叫天垂象用心观察知吉凶 下一篇治未病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|